善导大师 弥陀化身之证文

简体 繁体

善导大师是弥陀所示现,有什么根据呢?在这里列举相关的证文:

(一)唐朝《瑞应传》

唐朝文谂、少康共纂《瑞应传》言:「佛法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

唐朝文谂大师、少康大师,他们两位的时代离善导大师并不是很久,尤其是少康大师,有「后善导」之称,也就是善导大师专依净土教典,专修净土念佛,达到一声佛号口出一道光明;少康大师仰慕、效法善导大师的芳踪,也专修净土念佛,达到一声佛号口出一尊佛像。文谂与少康两位大师共编《瑞应传》,全名是《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是从《往生传》及《高僧传》当中选出四十八位真实可靠而又瑞相殊胜、真诚感人,能显佛力不可思议的事迹,汇整成册,使已经信受的人信心更加坚固,也让还没信受的人能因阅读此书而启发信心。其中第十二则就是善导大师的往生事迹,最后的一段话说:「佛法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是对善导大师至高无上的赞叹。

佛法从东汉末年传到中国,一直到少康大师那个时代,没有像善导大师那样巍巍高盛的德行。这句话在佛教界当中,可以说是最高的赞叹。隋唐时代是佛法鼎盛的黄金时代,寺院多,出家众多,修行人多,高僧大德多,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成立于那个时代。可是,不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的祖师大德,论盛德来讲,都不如善导大师。不论世间的修身养性也好,还是佛法出世的修行证果也好,都是在讲德行。如果修行人没有德行,当然就不能称为修行人;修行人最重视的,就是有德无德,如果被赞扬、肯定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出家修行才有意义。像对善导大师这样的推崇——「佛法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岂不是至高无上的赞叹!这种赞叹等于说所有宗派的祖师大德,他们的德行,他们的证果,虽然也是巍巍高盛,可是,善导大师在这当中是最为高盛的,是个中翘楚,所以说「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种赞叹,可以说是佛教界当中最高、最崇敬的赞叹。

(二)怀恽法师碑铭

唐朝《实际寺主怀恽大法师碑铭》,全名是《大唐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言「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阇黎」。

《善导大师全集》第八二六页的《善导大师略传》,引用了这个碑铭的片段,其中就赞叹说「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阇黎」。意思就是说,怀恽大法师的剃度师父,就是亲证三昧的大德善导阇黎,以「亲证三昧大德」这六个字来形容、赞叹善导大师。亲证三昧就是入禅定之中,悠游净土,亲见弥陀,不但可以面见弥陀,而且还可以跟弥陀彼此对话,这叫亲证三昧。这种功夫、境界,不论是净土法门,还是其他法门,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达到,即使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当中,亲证三昧的也没有几位。庐山的慧远大师,在临终之前向门人说:「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生净土必矣。」一个人专修有德,往往在临终的时候会蒙佛示现来指示他往生的日期。法照大师也曾经在念佛中蒙佛摄受到过极乐世界。至于近代印光大师有没有证得三昧,我们不知道。不过,他写了一篇《念佛三昧摸象记》,既是摸象,就表示并不是开眼看到象的全貌。而善导大师的亲证三昧,是在他年轻的时候。由此可见,「亲证三昧大德」六个字,是非常崇高的赞语。

怀恽大法师本来是个世爵子弟,也就是王公大臣的儿子,这样的身分发心出家,他的剃度师父不可能是泛泛之辈,一定是找一位无论学问、智慧、修行、道行都是备受公认的,所以他礼请善导大师当他的阇黎。阿阇黎有种种的内容,其中就有剃度的阿阇黎,也就是帮他剃度的师父。帮他剃度之后,当然就是教授他佛法的教理,教导他修行的方法以及生活的规范。善导大师的信众很多,徒弟中最有名的是怀感大师,另一位就是这位怀恽大师,还有净业大师。古代的出家众不是随便就被称为法师的,他必须真正深入三藏、修行有成,真有其德,才能被恭称为法师,现在「法师」已经是一种通俗的称呼。怀恽大师被皇帝敕赠「隆阐大法师」的名号,如果是一般人尊称他,或许还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由皇帝来敕赠,这就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真正修行有德、实至名归,经过种种的考核,是不可能受皇帝的赠诰的。当然,在这里主要是提出「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阇黎」。

(三)《选择本愿念佛集》

法然《选择集》言:「大唐相传云,善导是弥陀化身也。」

前面的两段典故还没有点出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选择集》的最后跋文,就非常恭敬地赞叹善导大师,赞称大师是从大唐时代以来就一直传诵他是弥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他以这种口气、这种崇敬心来称述善导大师是从大唐时代就已经被传诵是弥陀化身了。

(四)《西方略传》

北宋慈云《西方略传》、择瑛《修证仪》、用钦《白莲记》皆言「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接下来是北宋的慈云大师,他和天台宗知礼大师齐名,慈云大师的本名是遵式,「慈云」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给他的法号,他也叫慈云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传》(全名是《往生西方净土略传》),里面就谈到「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五)《净土修证仪》

择瑛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写了一本《净土修证仪》,里面同样谈到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

(六)《白莲记》

用钦大师也是宋朝的一位大师,他也有好几本著作,其中有一本《白莲记》(全名是《观经疏白莲记》),里面也谈到「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七)《往生集》

明朝莲池《往生集》言:「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

明朝莲池大师编辑了一本《往生集》,里面搜集了比较殊胜的往生事迹,有出家众,有在家众,有国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动物往生,其中当然少不了善导大师的往生事迹。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的每一则事迹后面几乎都有按语,他对善导大师赞叹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莲池大师是明朝数一数二的高僧,也是净土宗第八祖,他这样的赞叹,当然不是随便的。

(八)《印光大师文钞》

民国印光大师言:「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赞言:「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

近代印光大师也非常崇仰、极为赞叹地说:「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说,善导大师就是弥陀所显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时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赞言:「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相传善导大师是弥陀所示现化身,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著作,而要当作佛所说经典一般。印光大师在近代中国是数一数二的高僧,他所讲的,他所赞叹的,可说是不随便、不含糊,必须有他的证量,透过智慧思维之后才敢这样讲的。不然,所讲出来的如果太过轻率,或者是无本可据,岂不是自损人格。

由以上的几位祖师大德的证言,更能显现善导大师弥陀化身的份量。

摘录自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善导释》祈请 


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

印光大师对善导大师非常景仰,可以说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大势至菩萨应化的印光大师,如此赞叹善导大师,我们就知道善导大师在我们整个净土宗、乃至整个佛教中的地位。

 

赞大圣不测德

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和尚是大圣人。「不测」是难以测度。他有这么两句话:

善导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圣人。

善导大师之大圣人,神妙不测者

《印光法师文钞》对历代的祖师大德都很赞叹,但是,赞叹到这样的用词用语,还是很少有的。这里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乃大神通圣人」、「善导大师之大圣人,神妙不测者」,他的神通妙用、他的神通智慧是无法测度的。「大圣人」,在佛教里有两种概念:第一种就相对小乘的阿罗汉,登地以上的菩萨称为大乘圣人,这是一种说法。第二种是相对于因地的菩萨,没有成就佛果,因此称为小圣人,唯有佛才有资格称为大圣人。而大势至菩萨化身的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和尚是大圣人,是哪一种呢?是佛地再来。

赞弥陀化身德

印光大师又说: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

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弥陀化身」,在《文钞》里多次引用、多次赞叹。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这是古今相传、历史记载的。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则公案,就是我们另一位祖师,有「后善导」之称的少康大师。少康大师一开始不是学净土教法的。有一次,他来到洛阳白马寺,在藏经楼看见有一卷经文放光,「这到底是什么著作啊?」他就很恭敬地探手把放光的经文拿出来,一看,原来是《西方化导文》,作者就是善导大师,劝导我们往生西方净土的。少康大师一看,内心很感动:「如果我和净土教法有缘,我应该来追寻。」他就徒步从洛阳走到长安,到光明寺──善导大师所遗留的寺院(他叫光明和尚嘛,他住的寺院,皇帝就赐匾叫做光明寺),来到光明寺善导大师的影堂(现在讲,就是所谓的纪念堂),恭敬施设供养,很虔诚地礼拜,说:「如果我同净土有缘,希望大师来指导我。」就顶礼善导大师的遗像。哎!少康大师往下顶礼,拜下去,一抬头,就看到善导大师的遗像从画像里走出来,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化身,升到空中对他说:「汝依我教。」「你啊,依照我的教导,将来可以普利人天,化度无量无数的众生回归极乐世界。」少康大师当下是五体投地──这等于是佛来给他证明。这件公案等于说证明了善导大师就是阿弥陀佛化身(所以他的像变成佛像)。

赞所说等佛德

再来,印光大师说: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 

举世传扬善导大师是弥陀的示现。善导大师专修、专弘念佛法门,所谓「单提念佛」;虽然提倡念佛,他的教理、教义非常的圆满、周到。「周」是周密、周详,不偏颇。「赡」是丰富、不贫脊。「提倡念佛义周赡」。

下面两句:

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

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就出一道光明,以此来激励与会的大众。大众一看,「哇!这个不得了!如此的一个神通圣人,是绝对没有虚妄语的,他都能念佛放光了,他能讲假话吗?所以,他说的话值得信赖」,大众的信心就激励起来了。这里还有个公案,是唐朝的善道法师所著的《念佛镜》里记载的。在唐朝时代,各宗都很发达,善导大师特别在长安弘扬净土教法,也有其他法师怀着各宗的观点,不太认同,就来和善导大师比量,其中有一位金刚法师(这个金刚法师,到底是他的法名叫做「金刚」呢,还是他是学金刚乘密法的,那就不知道了)。在比较的时候,善导大师就讲:「依据佛的教法,罪业凡夫称念弥陀名号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此语真实不虚,那就让满堂的佛像为我放光做证;如果这个话是虚假的,就让我善导当下从这高座上堕落地狱。」说完之后,善导大师就把手上的如意杖一抬起来,往堂中供的佛像一指,结果堂中所供的释迦佛像、阿弥陀佛像,两尊佛像放大光明,马上整个殿堂里佛光遍照。事实都显现了,没话说了,大家都信服得五体投地。 

善导大师能有这样的教化功行,这个确实不是偶然的,当然要有这样的德行,如意杖一指,释迦、弥陀都来为他放光证明。我们一般的人不能讲这种话,讲这种话,你头磕破了,也没看到佛放光──我们本身垢障太重,罪垢烦恼太重。 

所以,最后一句,印光大师就说了:善导和尚所讲的,我们作为末代的凡夫,不要认为这是某一位法师讲的,要当做是佛亲口来跟我们讲的。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当然希望阿弥陀佛亲口来告诉我们,可是我们也没有得到三昧,阿弥陀佛不到我们临终的时候也不能亲自来告诉我们(到临终就来了),那我们现生呢,好在唐朝的时候阿弥陀佛来过一趟,在这个世界住世了六七十年,化身为善导大师,来给我们留下了著作,这等于就是阿弥陀佛亲自来讲、亲自来写,这样,我们就有依止了。我们对净土的教法这么解释、那么解释,怕有误解、迷惑、互相之间矛盾的地方,由此我们就有标准了,心中就踏实了。只是很遗憾,善导和尚《观经疏》在我们中国失传了一千多年,不然大家为什么对善导大师思想陌生呢?直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才由杨仁山居士──他那个时候任清廷政府驻英国的外交使节,经常在大英图书馆里研究佛法,遇到日本学者南条文雄,大家都是佛教徒,所以谈得很投机。交谈中,杨仁山居士发现,很多中国失传的宝典,竟留存于日本!因为在中国,像善导和尚《观经四帖疏》,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在藏经目录里都有,一谈,发现:哦!原来中国很多祖师大德的著作,像南山宗的南山三大部,中国也失传了,日本还保留着,所以,他就喜出望外,回来之后,就托日本友人把它寄回到中国来。我们民国时代的印光大师有这个福德因缘拜读到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印光大师的思想跟善导大师的思想很接近。所以,我们各位啊,很有福报!历史上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学问、修持、悟性都是顶顶有名的,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原著。而我们今天有缘遇到,这个因缘,可以讲是难值难遇。

赞弘超诸宗德

印光大师还赞叹善导大师在当时的时代,弘扬净土法门超过了各宗各派。印光大师有一段话: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

提倡净土惬群情,

佛力谁与京?

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善导大师的时代,是在唐朝初年,依我们中国来讲,正是佛法鼎盛的时代,真正的八宗建立、八宗并弘,天台、禅、华严、密……都有很多祖师大德,好像群星璀灿,他们的智慧、辩才、化导都是第一流的,「各宗盛行」,佛教非常兴旺发达。那么,在这个时代,善导大师提倡念佛法门。

「提倡净土惬群情」:「惬」就是让我们感到很契合我们的根机;「群」就是众生,有情的众生,又叫做群萌、群生、众生、有情,我们大家都是有情众生。那么,比如说讲禅、讲天台、讲华严,肯定也有他相应的根机,但是,未必能够普遍适应一切根机。善导大师弘扬的净土法门就不一样了,能够普遍地令一切众生欢喜、喜悦、契合,所以讲「提倡净土惬群情」。

「佛力谁与京」:善导大师提倡的净土法门是倚仗阿弥陀佛的力量,其他诸宗祖师提倡的法门是依靠自己修行的力量,那么,自力跟佛力没法相比。「京」就是北京的京,这个字在古文当中是角力、比赛的意思,就是互相之间比赛。佛力是自力不能相比的,所以叫「佛力谁与京」,谁敢跟佛力相比呢?那么,各宗各派,当然,弘扬起来,在契合众生的根机这一方面就要输给净土宗了。

净土宗,只要你肯投诚,「投诚」是什么意思?对方有德行的教化,「哎,我被他感化了,我至诚地归投他」。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我们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所感动,至诚归投,这叫「投诚」。投诚当然很简单啦,本来对方就是要召唤你,你只要答应,马上就全部收编。

同样道理,阿弥陀佛的誓愿本来就是要救度我们罪业凡夫、芸芸众生,我们只要一念的归投,通通收编。

一旦到达极乐世界,别看我们在这里是凡夫,阿弥陀佛在那里把我们一整编,我们就是菩萨了,就是菩萨的军队。经过阿弥陀佛的整编,我们都是不退转菩萨,可以到十方世界去,浩浩荡荡去弘法,有规矩、有智慧。

赞化度普广德

印光大师又赞叹善导大师的教化,度脱众生普及广大。 

善导在长安,

少康在新定,

念佛之声,盈于道路;

其往生者,当不止百千万亿。 

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说善导大师在长安、和有「后善导」之称的少康大师在新定的时候,经过这两位大师的教化,当时的念佛,大街上走路的人,不管是农村的小街、小道、茅草道,还是在大城市的道路上行走的人,到处听到一片念佛的声音,所以叫「念佛之声,盈于道路」。「盈」是满。你看,这是多么好的景象!就好像佛国来临了一样。 

下面还有一段:

善导少康,宏扬净宗;

闾巷道路,佛声广播。

如唱秧歌,人人愿听,

如传圣诏,各各遵行。 

说善导大师和少康大师弘扬净土宗念佛,所教化之处,大街小巷、田间陌路,彼此之间佛声广播,这个「广播」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广播了,就说都在广泛的传播当中。我们可以回放一下,可能在当时的时代,上街买东西,大家开口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小菜卖给我。」对方也说:「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卖给你。」这样才能谈得上「佛声广播」嘛。

摘录自 净宗法师《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祈请 


善导大师简介

(一)生平简历

善导大师,山东临淄(一说安徽泗县)人,出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往生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世寿六十九。

  • 11岁,依密州明胜法师出家,广习《法华》《维摩》等大乘经典。

  • 18岁,见「西方净土变相」,立定往生极乐之愿。

  • 20岁,初遇《观经》,玄悟深远,悲喜交叹:「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

  • 23岁,入终南山悟真寺,入定修观,不出数年,证悟三昧,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目前。古今高僧,少出其右。

  • 29岁,至山西并州玄中寺,师从道绰大师,受净土教,成为最杰出弟子。

  • 33岁,回悟真寺,创立净土宗,楷定古今。大师一生在悟真寺生活修行、住持弘法近三十年,其深证三昧、开宗立教皆在悟真寺,《观经四帖疏》《观念法门》等五部九卷多在悟真寺完成。其间亦往返京师光明、慈恩、实际诸寺,大弘法化。

  • 56岁,移住京师实际寺。

  • 60岁,受高宗诏请,为检校僧,督造龙门卢舍那大佛及奉先寺,直到63岁完成。

  • 69岁,示寂长安,神返净土。满城哭送,哀痛之至。大师弟子怀恽大师为建十三层之「崇灵塔」及香积寺,以纪念大师伟德;高宗皇帝及武后常往敬礼,大兴供养。

(二)著作思想

大师留世的作品有五部九卷:《观经四帖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其中《观经四帖疏》为净土宗开宗立教之根本教典,建立「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为往生正定业,顺彼佛愿故」之理论;《法事赞》《观念法门》《往生礼赞》《般舟赞》四部,分别说明围绕阿弥陀佛之读诵、观察、礼拜、赞叹四种助业修行方法,以导归一向专念之正定业。

(三)德业教化

大师念佛精诚,戒若冰清,律己峻严,待人慈恕,道行高深,超凡入圣。其念佛口出光明,神通智慧不可测度。一生教化极其广大,不可思议。相关传记中记载:入长安三年,化得满城归信,士女归者无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屠夫失业,满城断肉;弟子中,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念佛三昧者、成就往生净土者不可计数;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近代在吐鲁番发掘到大师的真迹《阿弥陀经》,其流布教化之广,令人惊叹;画「西方净土变相」三百壁,据信敦煌千佛洞的《观经》曼荼罗即是大师亲自作画。

大师少时偶见「西方净土变相」而起愿生之心,了知艺术的感染力甚大,推己及人,致力于净土宗艺术的弘扬。大师本人具有诗歌、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多方面的卓越艺术才华,大大推动了净土法门的弘传。

(四)灵异感应

大师至德所感,生前灭后灵异不可思议:

  • 著作《观经四帖疏》时,每夜圣僧(阿弥陀佛)入梦,指示如何写作。

  • 著作完毕,诸佛皆来放光证明。

  • 念佛一声,口出一道光明,声声如是。

  • 较量念佛,如意杖一指,满堂佛像放光为之证明。

  • 手指西方,实时显现极乐世界,恶人一见,立即放下屠刀,念佛往生。

  • 初入长安,路过浐水,闻浐水悉皆念阿弥陀佛,并预言三年化满长安。

  • 往生后一百余年,少康大师在洛阳白马寺殿中看见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屡放光明,光中有无数化佛菩萨。由此启发信心,立即前往长安瞻礼大师影堂。大师遗像化为佛身,向少康大师说:「汝依吾教,利乐众生,同生安乐。」后来少康大师念佛一声,随出佛像一尊,被称为「后善导」。

  • 往生后五百余年,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法然上人,梦感善导大师上半身为寻常僧相,下半身为金色佛相,立于云端,对法然上人说:「汝能弘通专修念佛,故来为证之。」这便是日本净土门中「二祖对面」的故事。

直到今天,有关大师及其灵塔、著作等神异感应事迹,依然时常听闻。

(五)地位影响

大师本迹不可测度。古今共尊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莲池大师说:「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观其自行之精严,利生之广博,万代而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设非弥陀,必观音、普贤之俦也。猗欤大哉!」印光大师说:「善导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圣人。」「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说善导大师所说等同佛说,金口诚言,千古不易,其利无穷。日本法然上人赞曰:「弥陀愿王之垂迹。」

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是世界各国净土宗信徒共同认可的大祖师。大师提倡的「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修行法门,直接、间接影响了古今中外亿亿万万的人。在世界汉文化圈内,几乎没有人没听过、念过阿弥陀佛的。在中国佛教史上,曾风起云涌过许多大师,但能够如此超越时代、超越地域,广受崇仰,后续不绝,深入亿万众生心灵,影响亿万众生日常生活,令亿万众生获得安身立命,启发亿万众生往生成佛的,只有善导大师一人。所以《瑞应删传》说:「佛法东行,未有禅师(善导大师)之盛德矣!」

摘录自 净宗法师《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祈请 


阅读更多:宗祖-善导大师略传

Previous
Previous

Indo: Pelafalan 'Namo Amituofo' yang seketika menghapus karma buruk

Next
Next

善導大師 彌陀化身之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