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本法师法语
【中秋念佛】
月圆人团圆,念佛心更虔;
一句弥陀佛,千里共慈光。
[Mid-Autumn Nianfo]
When the moon is full, hearts are united; With each recitation of Amitabha, compassionate light shines across a thousand miles. Namo Amituofo
每天总有解不开的烦恼。金钱、感情、家庭,都让人心乱。越想解决,越觉得束手无策。
念佛,就像放下满身的重担,因为一切都能托付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荷负群生,替我们担起重担。
佛号是钥匙,能打开被烦恼锁住的心所。阿弥陀佛的救度,让人心生自在。 念佛的人,纵然烦恼来临,也能安然度过。
Every day we face troubles we can’t untangle. Money, relationships, family—our minds are disturbed. The more we try to solve them, the more helpless we feel.
Reciting Namo Amituofo is like laying down a heavy burden, for everything can be entrusted to Amitabha Buddha. Amitabha bears all beings, carrying our burdens for us.
The Name is the key that unlocks the heart bound by worries. Amitabha’s salvation brings peace and freedom to our hearts.
For those who recite the Name, even when worries arise, they can still pass through in peace. Namo Amituofo.
Setiap hari selalu ada masalah yang sulit diuraikan. Uang, hubungan, keluarga—semuanya membuat hati resah. Semakin dipikirkan, semakin terasa tak berdaya.
Melafalkan Namo Amituofo bagaikan meletakkan beban berat, karena segalanya bisa diserahkan kepada Buddha Amitabha. Buddha Amitabha menanggung semua makhluk, mengangkat beban kita.
Nama Buddha adalah kunci yang membuka hati yang terikat oleh kekhawatiran. Penyelamatan Buddha Amitabha membawa kedamaian dan kebebasan dalam hati.
Bagi yang melafalkan Nama Buddha,
meskipun kekhawatiran datang, tetap dapat melewatinya dengan tenang. Namo Amituofo.
亲人离开了,我们所能给予最深的帮助,就是念一句佛号。这一声佛号,能引他走出轮回黑暗的业力,迈向佛光遍照的极乐净土,归入永远安乐、无忧的佛国。
无论境遇多坏,阿弥陀佛的慈光从未离开。真正让我们跌倒的,往往不是困难,而是忧虑。让我们把心安放在佛号中,
慈父必以无量光明,牵引我们走向安乐。
南無阿彌陀佛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circumstances, Amitabha Buddha’s compassionate light never departs. What truly makes us stumble is often not the hardship, but our worries. Let us rest our hearts in the Namo Amituofo, for the Compassionate Father, with Infinite Light, will surely guide us toward peace and bliss.
Namo Amituofo
念佛的人不会孤单,因为阿弥陀佛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一声佛号出口,阿弥陀佛立即应声而现。
在复杂的世界,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守住最初的单纯。被欺负了?不用怕。人欺你,佛护你。阿弥陀佛自会加倍慈悲相报。
一句佛号佛光接引,一声称念弥陀摄受,为亡者念佛,正是助他乘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
无论何时念佛,无论身处何地,哪怕是五浊恶世,念佛绝无障碍。只要念佛,必定得度!
念佛法门之所以被称为“易行道”,并不是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优越;而是在于,即便身处困境,根机劣弱、烦恼深重,依然丝毫不障碍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这才是念佛法门真正的“易行”之处。
生活累了,不妨停下脚步,念念佛,让身心沐浴在弥陀慈光之中。南無阿彌陀佛
在念佛的路上,我们要永远铭记:
念佛,是我们的事;
其余一切,就是阿弥陀佛的事了。
无论佛陀住世,正法、像法,乃至末法、灭法之时,只要称念佛名,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为亡亲超度,其实念佛便是至简至妙的法门。看似平常的佛号声中,自有阿弥陀佛的冥加持护与慈悲接引的。
数月前,吉隆坡道场应大众祈请,法师们与义工们启建外出佛事。法会后,收到家属如是反馈:「刚才师父们第一次带领念佛的时候,我女儿说:“闭着眼看见有一尊佛站在我面前,全身白色,发着白光,站在一朵粉红色的莲花上面。
第二次再次闭眼念佛的时候,我看见的是半身的佛向我伸手,我的手也搭在他的手,身体也是发着白光。
第三次闭眼念佛的时候, 依旧是看到半身的佛,但是这次那尊佛的手是放在我的头上。 每一次看到那尊佛,那尊佛的眼睛都是一条线,头发是一卷卷的。今天我也是有念佛号,一直看见他的眼睛和眼睛上半部分在我眼前,像是在看着我。”」
善导祖师云:阿弥陀佛应声而现;今得亲证,诚非虚言。
爱意有限,
但,慈悲无尽。
阿弥陀佛十劫长远,垂手待我,唯愿众生称念「南無阿彌陀佛」,踏上回极乐世界之归途。此乃究竟之爱—「大慈悲」也。南無阿彌陀佛
世间劳动者纵朝九晚五,尚有休憩之时;而阿弥陀佛悲愿宏深,十劫以来未尝暂歇。尤悯众生随时可能因业力而堕落。阿弥陀佛如慈母照顾刚出生的孩子,目不暂舍,生怕一不留神,众生因业力堕落,沉沦苦海。
古德有云:
阿弥陀佛之目,为观念佛众生;
阿弥陀佛之耳,为闻念佛之声;
阿弥陀佛光明,为护念佛之人。
故赋偈曰:
弥陀慈目为谁青?
专觅众生念佛声。
六字洪名犹在耳,
光明常护归途人。
许多人觉得学佛很难,要读经、要持咒、要打坐、要修种种法门,似乎门槛很高。但其实,净土法门恰恰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只要念佛即可得度。
即使一句经文都看不懂,也不明白其中深奥道理,只要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便足矣!有人疑惑:「光念佛就能往生?」——是的。《阿弥陀经》明言:「执持名号」,只要念佛即可。
这就像小孩子什么都不会,却天天喊「爸爸」,父亲仍欣喜照顾他一生。同理,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慈父必护念,十方诸佛亦来加持。就这么简单!
现实中确有重病患者,甚至不信佛者,在病危时开始念佛而得利益:病情好转,或临终安详往生。若念佛无效,这些连动都动不了的人又能修何法门?禅修、持咒、观想……皆非所及;唯念佛,能念则念,念不动则听,听佛号亦成就,照样得佛力加持。这不正说明念佛已足够吗?
「执持名号」乃佛金口所宣,绝无虚言。只要信受念佛,决定得度。
净土法雨润十方
佛光润心化清凉
纵使尘途多险阻
自有慈航向乐邦
所谓:福至心灵。念佛之人,得佛力加持,会有福气,会有福报。自然心明、眼亮。
人生路本来就无法预计。没有人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我们就念佛,祈愿阿弥陀佛加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印光大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研究其他经论,欲现生了生脱死,恐梦也梦不着。」大师这句话振聋发聩—我们今生若只钻研净土经典之外的大经大论,想要了脱生死,恐怕连做梦都难以企及。这不是说难以实现,而是说我们连这样的境界都难以梦见。
试想:我们诵《心经》能当下成为观自在菩萨吗?读《金刚经》能即刻证得释迦牟尼佛的境界吗?显然不能。因为这些经典都需要众生自力修行、断除烦恼方能成就。就像银行职员日日经手巨款,那钱终究不是自己的;我们研习其他经论,纵使倒背如流,所得仍是诸佛菩萨的智慧,而非自身证悟。印祖此言,实乃透彻之谈。
然而念佛法门却迥然不同。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纵使愚钝,也有弥陀慈父携十方诸佛日夜护念。犹如残疾稚子,虽不能自理,却有父母悉心照料。昙鸾大师妙喻:「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这正是他力法门的殊胜之处——不必苦苦靠自己攀登,乘佛愿力即得保证解脱。
「愚」在其他法门或许是障碍,但在念佛法门却可能成为殊胜的增上缘。何以如此呢?
因愚者心境单纯,不会过度思惟,容易顺服于阿弥陀佛的愿力,专念佛号。佛言念佛殊胜,愚者深信不疑,虔诚奉行。久而久之,自然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应,感应道交。这种「愚」,不再是缺陷,反而是「愚」得有价值,「愚」得有意义,「愚不可及」!
相对地,自以为聪明的人,对佛语总是诸多揣测,妄加己见,结果大好修行法门明明摆在面前,却被自己所设的障碍困住。到最后,聪明反不如愚者念佛。
昙鸾祖师曾感叹说:「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因此历代祖师大德,在念佛法门上都往往自称愚者,因为念佛法门的道理,唯有佛与佛之间方能彻底明了。即使凡夫有再高的智慧,在阿弥陀佛广大的愿力之前,也如杯水对大海一般微不足道。
古德说:「我是不足取之人也,如不知黑白之童子、不知是非之愚人,唯念佛仰信往生也。」
莲池大师也坦承:「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印光大师亦言:「吾乃一平常粥饭僧,只知学愚夫愚妇之老实念佛。」
因此,安愚念佛,实乃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所谓“笨得好”,即在此理。愿我等皆作念佛愚人,乘佛愿力,同归净土。南無阿彌陀佛。
有些人也可能会担心:我还能够回头吗?我做的错事好像非常严重……
其实,佛门从来没有绝路。佛说:哪怕犯了五逆十恶,只要回头念佛,都能消业得度。那么,还有什么错,是无法回头的呢?罪业再重,能比五逆十恶更重吗?他们都能回头,为何我们不能?
所以,当下就念佛吧!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